CET6作文三八大盖

CET6单词 2025-08-28 5
今天给各位分享CET6作文三八大盖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
  1. 何为历史上的三八大盖?
  2. 二战前期各国都在致力于将枪械制式化,三八大盖是日本在二战时期的制式步枪吗?

何为历史上的三八大盖?

就是指日本三八式6.5毫米步枪,简称“三八”式步枪,或“三八”大盖,因为步枪枪身上有防尘盖,并且是明治38年生产的,而得名“三八”大盖。

三八”式步枪属于枪机回转式非自动步枪一类。它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公元1905年)由友坂兵工厂制造的一种6.5毫米步枪步枪,所以除了叫做“三八”式步枪,又因为枪管口径为6.5毫米,所以也称做“六五”步枪。

CET6作文三八大盖

三八式步枪(日语:三八式歩兵铳;さんぱちしきほへいじゅう,英文:Sanpachi-shiki hohei-ju)为手动步枪,日本陆军于日俄战争后1907年正式采用为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用了整整40年。三八式步枪在中国一向被俗称为三八大盖,由于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得名。

二战前期各国都在致力于将枪械制式化,三八大盖是日本在二战时期的制式步枪吗?

制式武器的意思就是将武器标准化、统一化,在近代时期各国都在努力将枪械制式化,以便于批量生产、统一供给子弹,以减少后勤供应的压力。

三八大盖就是日本三八式步枪,是日本较早时期的制式步枪,纵横以前也写过很多关于日本三八大盖这款枪的文章,总体来说,这款枪弹道稳定、准确性高,是一款极适合中国战场的步枪。

(日本三八大盖)

然而也不知道现在抽的什么风,竟然有大量作者认为三八大盖就是一款神枪,甚至可以和德国的98K步枪有一拼,吓得我一时键盘都按不动了。

借着这道题,纵横再跟大家简单讲讲日本在二战时的制式步枪。

三八大盖是日本在1905年日俄战争后研发服役的枪械,而98K是德国在1935年服役的制式步枪,两者相差三十年,你认为以德国的军工,连制造的步枪难道超越不了三十年前的日本?

尽管两者都是旋转后拉式步枪,并且都可以容纳五发子弹,有效射击距离差不多的情况下,也并不代表三八大盖可以和98K有一拼,98K的子弹口径是7.9mm,而三八大盖的口径是6.5mm的,可以说,98K比三八大盖更短一些,质量上更轻一些,却比三八大盖打的更远,威力更大,使用上更安全简单、性能更稳定可靠。

(德国98K步枪)

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因为三八大盖更稳一点就敢说三八大盖比98K更优秀?

在这里用三八大盖与98K做对比,实际上跟这个题有很大的关系,大家要注意,两者相差三十多年,并不是三八大盖不优秀,而是跟98K等同时代的枪械相比,早就已经out了。

三八大盖是日本的制式枪械不假,也是侵华战场的主要武器,但是却并不能说是日本在二战时期的制式武器,二战是1939年9月开始的,在1939年日本研发并生产九九式步枪,1940年7月正式被定为制式步枪以取代三八式步枪。

由此可见,日本在二战时期的制式步枪应该九九式步枪才对!

(日本九九式步枪)

三八大盖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就是威力不足、冲击量小,所以,从1920年开始日本就开始着手研制更粗口径的枪械,1932年7.7mm口径的九二式重机枪被定为制式重机枪,随后日本就有意将三八大盖的口径提升到7.7mm,为的就是增加威力,务必要求击中就要命。

枪械的进步就在于这里,新研发的九九式射击精度和三八大盖差不多,但是威力更大一些,击中目标后对人体的伤害远比三八大盖要大的多。

我们一直将三八大盖当作日本在二战时期的制式武器其实是一种错觉,之所以会造成这种错觉其实也和日本的政策有关系。

(旋转后拉式的特点)

日本本来是打算用九九式步枪全面更换三八大盖,奈何日本资源短缺,而中国战场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再加上三八大盖在中国的超强适应性,日本侵略者最终采取了一个折中的策略,就是中国战场使用三八大盖,兵工厂不再生产三八大盖而生产九九式步枪,其他战场则使用新生产的九九式步枪。

于是就有了,日本用已经停产的武器对付中国战场,新研发的枪械投放到太平洋战场上与美军拼杀,我国因此对九九式步兵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日军已经更换了制式步枪。

三八大盖从1905年投产到1940年停产的三十五年中,一共生产了三百万支,而1939年投产到1945年停产的九九式步枪一共生产了二百六十万支。

从这个产量来看,九九式步枪也比三八大盖影响力更大。

但是九九式步枪的口碑并不如三八大盖好,纵横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个是在二战后期日本生产资料不足,因此开始了粗制滥造,导致很多枪械性能不稳定;另一方面是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士兵很多都是从中国战场上调过去的,这些士兵因为用惯了后坐力小的三八大盖,再用后坐力大的九九式步枪自然有些不习惯,日本人的思维本身就比较固化。

两款制式步枪相比于同时代的枪械来说并不明显落后,但是日本人在枪械上的思维终究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这就跟日本的军国政治体系有关了,日本的军官注重学历,只有经过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才能担任高级官员,最次也要日本陆士毕业,然而这些人拿枪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

在日本,普通士兵永远也晋升不到高层,这一点跟德国就差很多了,二战时希特勒、隆美尔等高官在一战时都是抗过枪的老兵,对于枪械的研发,德国军官始终很重视,因此才能在二战中相继研发出各种类型的划时代枪械,例如MG42通用机枪、MP40冲锋枪、MP44突击步枪,始终引领二战枪械的风骚。

制式化步枪老早就开始了,比如腐国18世纪的弗格森步枪,德棍19世纪的德莱塞针发枪。这些都是制式化的步枪,统一零件,统一口径,方便战时后勤补给。所以我的意思是,制式化这个事儿排队枪毙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二战之前。

而三八大盖出生于1905年,是为了替代三十年式步枪(金钩步枪)在日俄战争当中暴露的可靠问题而研发的。从1905年到1945年日本战败,三八就是日本的制式步枪。

其实早在二战之前各国都已经开始将枪械制式化,以降低后勤的压力,便于补充弹药等工作。而日军也是如此,二战中三八式步枪是日军的制式步枪,不过与此同时日军还装备有九九式步枪。

武器装备的制式化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热兵器成为战争主要武器之后,这能显著降低后勤补给的压力。比如19世纪后期的德国军队,一直使用的都是7.92X57毫米弹药,直到二战中的毛瑟98K步枪、MG34/42机枪、G43步枪、FG42步枪等,使用的都是这种弹药。而且往往是一种步枪作为绝对主力,一战中是Gew98步枪,二战中则是98K步枪,在维护等方面也有很多方便之处。

而像日军也是如此。日军在19世纪末装备的三十年式步枪可靠性不足,在东北亚等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使用,于是日军在1905年推出了三八式步枪,可靠性更强,也由于巨大的防尘盖设计得名三八大盖,在二战之前一直都是日军的制式步枪,而且还出口到了其他国家。

但是日军后来也发现三八式步枪中远距离很容易过穿,而无法产生足够强的停止作用,所以开始研发新式步枪,最终的产物就是九九式步枪,但是由于生产力等问题,一直没能彻底取代三八式,而是和三八式一起装备。同时作为了日军的制式步枪。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了解更多关于CET6作文三八大盖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